戴上头显,我“害羞”了!重庆VR,真要命!

2025-03-15 14:31:09 区块链技术发展 author

引言:《超梦重庆》带来的VR感官革命

体验者的惊叹与作品简介

“哇哦,感觉要被撞到了!”、“感觉自己坐在了一个能飞的仪器上面,我感觉我会害羞……” 当体验者戴上头显,发出的声声惊叹和难以掩饰的震撼,正是3D VR 180短片《超梦重庆》所带来的感官革命。

《超梦重庆》:魔幻山城的立体呈现

近日,由佳能与重庆灵境视界联合打造的3D VR 180短片作品《超梦重庆》正式上线。这部长达7分钟的影片,从解放碑、WFC会仙楼观景台,到网红打卡地李子坝站、东水门长江大桥,再到来福士广场,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重庆之美——既是时空折叠的美,又是现代与传统交错的穿越之美。

技术支持:佳能EOS R5 C+RF5.2毫米双鱼眼镜头

《超梦重庆》的成功,离不开佳能EOS R5 C搭配RF5.2毫米双鱼眼镜头的强大组合。这套专业设备将8K 3D立体画面完美呈现,突破了传统影像的次元壁,让这座魔幻山城的立体景观在观众眼前栩栩如生。

幕后花絮链接

想了解更多关于这部优秀作品的创作历程和技术细节?请点击观看《超梦重庆》制作幕后花絮:

https://res.vrtuoluo.cn/production/admin/uploads/20250314/1741916228151《超梦重庆》制作幕后花絮.mp4

从平面到空间:VR视角下的重庆魅力

重庆:自带奇幻滤镜的城市

重庆,一座天生就带有奇幻色彩的城市。独特的地形造就了其立体的时空感,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激烈碰撞,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无限的视觉惊喜。

《超梦重庆》:沉浸式体验与多重视角

《超梦重庆》不仅仅是将重庆进行了3D VR 180形式的呈现,更让观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视角,自由穿梭于重庆立体的街巷之中,亲身感受这座8D魔幻城市的独特魅力。影片巧妙地运用了静态、动态和航拍三种视角,从静态的网红打卡地,到动态的特色交通工具,再到俯瞰全城的壮丽景象,将重庆的“穿越”和“折叠”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地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短片中还巧妙地穿插了川剧变脸、舞蹈、火锅以及现代歌曲等元素,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以及现代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在3D VR 180这种独特内容形式的加持下,对于观看者而言,很难不对重庆这座魔幻般的城市产生无限憧憬。

超梦重庆截图

制作团队的实力展现

这部短短7分钟的影片,不仅刷新了城市宣传片的叙事维度,更展现了其背后团队强大的“软实力”和“硬技术”。作为主创团队之一的重庆灵境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于沉浸式影像领域,擅长VR 180、3D虚拟视频的全流程制作与内容运营。迄今为止,该团队已累计制作超过200条沉浸式影像作品,涵盖文旅、科技、汽车等多个领域。

团队的核心成员包括:创始人兼导演黄翱,拥有十年新闻与短视频行业经验,曾参与创办头部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自2022年起专注于沉浸式影像创作;VR 180摄影指导袁航,是一位技术派影像专家,主要负责3D VR 180摄影与后期制作,其作品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航拍摄影师刘成伟,兼具专业和热情,拥有十六年航空模型飞行经验以及与主流媒体的合作经历,其代表作《大美重庆》已成为重庆文旅宣传的标杆作品之一。

超梦重庆团队

VR 180技术:为何是呈现重庆的最佳选择?

技术革新:从“看”重庆到“活”在重庆

当佳能的双鱼眼镜头掠过长江索道的钢缆,穿梭于李子坝站台的高楼之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技术对现实的复刻,更是一场影像范式革命的开端:在这里,观众不再仅仅是“看”重庆,而是真正地“活”在重庆之中。

导演阐述:VR 180的沉浸式体验

在幕后花絮中,导演黄翱指出,过往的2D平面视频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画框,观众只能以第三人称视角观看。而VR 180则完全不同,它通过左右眼的立体视觉呈现出3D画面,加上180度的宽广视野,观众可以自由地转动视线,探索每一个细节,仿佛身临其境,体验到强烈的空间感和真实感。

“相比于平面的视频,我们认为VR 180是影像视觉的极致,它是最接近人眼的观看模式。在这种观影方式下,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身体验者,他进入了内容本身,这种沉浸感是任何平面视频都无法做到的。”黄翱说道。

VR体验

经典场景:身临其境的压迫感

正如影片中李子坝轻轨穿楼的经典场景,观众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列车从头顶10米高处掠过的压迫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种体验是平面影像无法比拟的。

光影变幻:城市故事的独特讲述

还有那穿梭于重庆各个街道、隧道、桥梁,从白天到黑夜的车中第一视角,在光与影的不断变换中,似乎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极具沉浸感的体验。

轻轨穿楼GIF

空中视角:穿越机航拍的百小时挑战

航拍的挑战:安全、稳定与画面效果

在展现城市风光的镜头语言中,航拍是最为常见的拍摄手法之一,它旨在以宏观的视角获取广阔区域的画面内容,从而呈现出更加完整的结构布局。然而,在3D VR 180的内容形式要求下,“航拍”如同带着镣铐跳舞,难度倍增。

“VR 180影像的沉浸感很强,所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确保穿越机飞行的安全性和画面的稳定性。穿越机的螺旋桨可能会出现在镜头里面,影响画面效果。而且,我们要把佳能EOS R5 C以及专业的镜头搭载在穿越机上面,重量是比较大的,还有稳定器,电池、图传相互之间的不干扰。”航拍摄影师刘成伟提到。

穿越机航拍

团队的解决方案:定制穿越机

为此,团队需要解决风阻、震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共振等一系列问题。历经近100小时的设计、修改、验证和调试,以及六个版本的迭代,团队最终设计出了一款采用下沉式中心板和碳纤维机身设计的穿越机。

航拍效果:壮美全景与技术探索

最终,8K稳定、几乎无螺旋桨入镜的空中VR 180画面,为《超梦重庆》呈现出了令人惊艳的航拍效果,让观众得以从高空俯瞰重庆的壮美全景。同时,也探索了3D VR 180相机的无限可能性。

重庆全景航拍

技术底座: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

三位一体:机身、镜头与软件的协同

事实上,《超梦重庆》的成功制作,一方面离不开天马行空的拍摄脚本和团队的各方面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三位一体的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从机身、镜头到软件的全面协同,得以从各个维度呈现出这部高质量的3D VR 180短片。

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

夜景拍摄:佳能EOS R5 C的卓越表现

在谈到拍摄画面的相关话题时,摄影指导袁航表示:“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夜晚洪崖洞的镜头。在这场拍摄之前,我们其实心里还是很忐忑,担心相机能否输出令人满意的高素质视频。但当画面处理完毕,所有人带上头显观看这个画面的小伙伴真的就是不约而同的‘哇’。”

洪崖洞夜景

背后的技术支撑不言而喻,佳能EOS R5 C的8K分辨率,双原生ISO与C-Log曲线保障高动态范围,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呈现极致的画面细节。可以看到,在洪崖洞的夜拍画面很好地保留了高光霓虹细节,以及远处暗部建筑纹理和江面的波光粼粼,桥上的灯光与红色桥体相互映衬,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明暗对比也恰到好处,呈现出丰富而真实的色彩层次,展现了一个真实的重庆夜景。

洪崖洞夜景GIF

VR镜头: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的重要性

机身之外,呈现3D视觉的VR镜头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也尤为重要。袁航谈到这款镜头时表示:“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我最喜欢这款镜头的是它背面的这个小插槽,这是据我们所知唯一一个可以上ND滤镜的一个双鱼眼镜头。”

ND滤镜:细节之处见匠心

据了解,ND滤镜可以过滤光线,降低进入镜头的光线强度,而对各种波长的光线衰减程度近似相同,即非选择性衰减,这意味着它不会改变被摄物体的颜色,而是单纯地减少光线的强度。

所以,在《超梦重庆》中,即使在日光场景下,画面中的光线也都相对柔和,并没有强光直射带来的画面过曝。佳能在一开始的镜头设计方面,就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可谓十分细节。

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镜头

L级镜头:高分辨率与画面质量保证

而L级标准的镜头也相当给力,实现从画面中心到边缘近乎一致的高分辨率成像,有效减少了镜头边缘画面畸变与色散现象,无论是拍摄大场景风光时边缘建筑线条的笔直呈现,还是特写人像时发丝细节的清晰捕捉,都能游刃有余。

L级镜头拍摄效果

生态工具:EOS VR Utility的便捷性

对于3D VR 180这类特别形式的内容而言,生态工具也十分重要,袁航提到在拍摄航拍和车拍这类动态画面时,拍完后需要立即监看画面是否稳定,是否有眩晕感。

而以往的VR 180拍摄中通常需要一个漫长的后期过程,才能导出查看,而佳能的EOS VR Utility支持在电脑上将拍摄的双鱼眼视频直接导出为等距直方图视频,在VR头显中观看,这给了《超梦重庆》团队拍摄极大的帮助。

此外,在EOS VR Utility上,软件还集成了视差矫正、水平矫正、图像增稳等强大功能,支持一键点击操作,实时查看优化效果,大大简化了拍摄的成本和后期的流程。

EOS VR Utility界面

佳能的组合拳:全流程优化与协同

可以看到,佳能的VR影像工具是机身+镜头+工具形成的组合拳。这种组合拳式的产品体系构建,从内容采集端、处理端到呈现端,实现了全流程的深度优化与协同,在保证高素质画面内容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拍摄门槛和拍摄成本,并压缩了影视后期时间。

3D空间内容生态:2025年的新机遇

市场趋势:消费端对3D内容的需求增长

当Apple Vision Pro在2024年掀起空间计算热潮,三星、vivo等厂商宣布将于2025年正式上线MR头显,消费端对3D内容的需求也将迎来指数级增长。

苹果的布局:发力3D VR 180沉浸式视频

作为VR、MR、AR类设备的最佳内容形式,苹果从去年9月开始,开始发力3D VR 180沉浸式视频,先后预告、推出了《Submerged》《2024 NBA All-Star Weekend》《Concert for One》《Adventure》等系列作品。

苹果还上线了其首部基于Apple Immersive Video格式制作的电影《SUBMERGED》,影片邀请奥斯卡获奖影片《西线无战事》(2022版)导演Edward Berger参与制作。Apple在3D内容生态的搭建上,可谓不遗余力。

3D内容创作工具的重要性

随着硬件市场的不断拓展,内容需求的增加,3D内容创作工具也显得至关重要。以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为代表的低门槛、高效3D内容创作工具,正逐渐成为构建3D内容生态,反哺硬件市场的重要中坚力量。

3D内容生态

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的优势:便捷与成本效益

与传统的 “双镜头 + 双机身” 拼接型 3D VR 解决方案相比,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在便捷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传统方案往往需要复杂的设备调试和繁琐的后期素材拼接流程,且设备之间可能出现同步性问题,导致最终成像效果不够理想。

《超梦重庆》的验证:高画质、低成本与强延展性

而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则通过可拆卸的双鱼眼镜头,一体化的系统设计,在保证高质量3D影像输出的同时,大大简化了创作者的操作流程,降低了创作门槛,使得更多的独立创作者和小型制作团队也能够轻松地参与到3D VR内容的创作中来。

正如《超梦重庆》的诞生——验证了佳能EOS VR虚拟影像系统“高画质+低成本+延展性强”的工业化能力。

声明与观看方式

图片说明

注意:为方便理解,展现画面细节,本文部分图片采用2D平面花絮截图;3D VR 180在2D平面设备上截图会产生画面挤压、内容畸变、黑边等亦属正常情况,请以3D实际体验为准;

观看平台

《超梦重庆》3D VR 180短片可使用XR设备在PICO和Deo VR平台以3D左右格式观看。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