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鏈之間的技術差異,就像在森林裡辨認不同的樹木。如果只是泛泛而談,容易流於表面,難以抓住重點;如果一頭扎進代碼細節,又可能迷失方向,忽略了整體架構。要快速、準確地把握 Aptos 與其他公鏈的區別,選擇一個恰當的切入點至關重要。
本文作者認為,一筆交易的完整生命週期是最佳的分析起點。通過追蹤交易從創建到最終狀態更新的每一個步驟——包括創建與發起、廣播、排序、執行和狀態更新——可以清晰地理解不同公鏈的設計哲學與技術取捨。以此為基礎,退一步可以把握公鏈的核心敘事,進一步則可以探索如何在 Aptos 上構建吸引市場的應用。
所有區塊鏈交易都圍繞著這五個關鍵步驟展開。本文將以 Aptos 為中心,深入剖析其獨特的設計,並對比以太坊與 Solana 的關鍵差異,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各條公鏈的技術特點。
Aptos 是一條強調高性能的公鏈,它在交易生命週期上與以太坊有相似之處,但通過獨特的樂觀並行執行和內存池優化,實現了顯著的性能提升。以下是 Aptos 上交易生命週期的關鍵步驟:
Aptos 網絡由輕節點、全節點和驗證者組成。用戶通過輕節點(例如錢包或應用)發起交易,輕節點將交易轉發給附近的全節點,全節點再將交易同步至驗證者。
Aptos 保留了內存池,但在 QuorumStore 之後,內存池之間不共享數據。與以太坊不同的是,Aptos 的內存池不僅僅是交易緩衝區。在交易進入內存池後,系統會根據預設的規則(例如 FIFO 或 Gas 費用)對交易進行預排序,以確保後續並行執行時交易之間不會發生衝突。這種設計避免了 Solana 需要提前聲明讀寫集合,從而降低了對硬件的要求。
Aptos 採用 AptosBFT 共識機制,理論上,提議者不能隨意對交易進行排序。不過,aip-68 賦予了提議者額外填充被延遲交易的權利。由於內存池已經提前完成了衝突規避,區塊的生成更多地依賴於驗證者之間的協作,而不是由提議者主導。
Aptos 使用 Block-STM 技術實現樂觀並行執行。系統假設所有交易之間沒有衝突,並同時處理它們。如果在執行後發現衝突,受影響的交易會被重新執行。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多核處理器的性能,使得 Aptos 的 TPS 能夠達到 160,000。
驗證者同步狀態,最終性通過檢查點確認,類似於以太坊的 Epoch 機制,但效率更高。
Aptos 的核心優勢在於樂觀並行與內存池預排序的結合,這種設計既降低了節點的性能需求,又大幅提升了吞吐量。如下圖所示,Aptos 的網絡架構清晰地支持了這一設計:
以太坊作為智能合約的開創者,是公鏈技術發展的重要起點。理解以太坊的交易生命週期,能為理解 Aptos 的設計思路提供一個基礎框架。
以太坊的串行執行和傳統的內存池設計限制了其性能。區塊時間約為 12 秒/插槽,導致 TPS 較低。相比之下,Aptos 通過並行執行和內存池優化,實現了質的飛躍。
Solana 以高性能著稱,其交易生命週期與 Aptos 差異顯著,尤其是在內存池和執行方式上。
Solana 不使用內存池的原因是,設計者認為內存池可能成為性能瓶頸。由於沒有內存池以及 Solana 獨特的 PoH 共識,節點能夠快速達成交易順序共識,避免了交易在內存池中排隊的需要,使得交易幾乎可以即時成交。然而,這也意味著在網絡過載時,交易可能被丟棄,而非等待,用戶需要重新提交交易。
相比之下,Aptos 的樂觀並行無需聲明讀寫集合,節點門檻更低,但 TPS 卻更高。
交易的執行代表區塊狀態的更新,是交易發起指令轉化為具有最終性狀態的過程。 這一變化如何理解? 節點假設交易成功,計算其對網絡狀態的影響,這個計算過程就是執行。
因此,區塊鏈中的並行執行指的是多核處理器同時計算網絡狀態的過程。 在當前市場中,並行執行分為確定性並行執行和樂觀並行執行兩種方式。 這兩種開發方向的差異根源在於如何確保並行交易不發生衝突——即交易之間是否存在依賴關係。
由此可見,在交易生命週期中,確定並行交易依賴項衝突的時機——決定了確定性並行執行與樂觀並行執行兩種開發方向的分化,Aptos 與 Solana 選擇了不同方向:
舉例: 帳戶 A 餘額 100,交易 1 轉 70 給 B,交易 2 轉 50 給 C。 Solana 通過聲明提前確認衝突,按序處理; Aptos 並行執行後若發現餘額不足,重新調整。 Aptos 的靈活性使其更具擴展性。
樂觀並行的核心思想是假設並行處理的交易不會衝突,因此在交易執行前,應用端無需提交交易聲明。若交易執行後驗證時發現衝突,Block-STM 會重新執行受影響的交易以確保一致性。
然而在實踐中,若不提前確認交易依賴項是否衝突,真實執行時可能出現大量報錯,導致公鏈運行卡頓。因此,樂觀並行並非單純假設交易無衝突,而是在某一階段提前規避了風險,這個階段就是交易廣播階段。
在 Aptos 上,交易進入公共內存池後,會根據一定規則(如 FIFO 和 Gas 費用高低)進行預排序,確保一個區塊內的交易在並行執行時不會衝突。由此可見,Aptos 的提議者實際上不具備交易排序能力,網絡中也不存在區塊構建者。這種交易預排序是 Aptos 實現樂觀並行的關鍵。與 Solana 需引入交易聲明不同,Aptos 無需此機制,因此對節點性能的要求大幅降低。在確保交易不衝突的網絡開銷上,Aptos 加入內存池對 TPS 的影響遠小於 Solana 引入交易聲明的代價。因此,Aptos 的 TPS 可達 160,000,超過 Solana 一倍以上。 交易預排序的影響是 Aptos 上捕獲 MEV 的難度加大,這對用戶而言利弊兼存,此處不再贅述。
Aptos 在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內存池預排序、Block-STM、AptosBFT 和 Move 語言——不僅提升了抗攻擊能力,還為 RWA 和 PayFi 敘事奠定了堅實基礎。
Aptos 正在積極推進現實資產代幣化和機構金融解決方案。相比以太坊,Aptos 的 Block-STM 能並行處理多筆資產轉移交易,避免因網絡擁堵導致的確權延遲。在 Solana 或者 Sui 上,儘管交易速度快,但無內存池設計可能在網絡過載時丟棄交易,影響 RWA 的確權穩定性。Aptos 的內存池預排序則確保交易按序進入執行,即使高峰期也能維持資產記錄的可靠性。
RWA 需要複雜的智能合約支持,如資產分割、收益分配和合規性檢查。Move 語言的模塊化設計和安全性,讓開發者能更輕鬆地構建可靠的 RWA 應用。相比之下,以太坊 Solidity 的複雜性和漏洞風險增加了開發成本,而 Solana 的 Rust 編程雖高效,卻對開發者學習曲線要求較高。Aptos 的生態友好性有望吸引更多 RWA 項目落地,形成正向循環。
Aptos 在 RWA 領域的潛力在於安全性和性能的結合。未來,其可聚焦於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將債券、股票等高價值資產上鏈,借助 Move 語言打造合規性強的代幣化標準。這種“安全+高效”的敘事,能讓 Aptos 在 RWA 市場中脫穎而出。
穩定幣支付需要確保交易的最終性和資產安全。Aptos 的 Move 語言通過資源模型防止雙重支付,確保每一筆穩定幣轉帳的準確性。例如,用戶使用 Aptos 上的 USDC 支付時,交易狀態更新受到嚴格保護,避免因合約漏洞導致資金丟失。此外,Aptos 的低 Gas 費用(得益於高 TPS 分攤成本)使其在小額支付場景中極具競爭力。
以太坊的高 Gas 費用限制了其支付應用,而 Solana 雖成本低,但網絡過載時的交易丟棄風險可能影響用戶體驗。Aptos 的內存池預排序和 Block-STM 則保證了支付交易的穩定性和低延遲。
PayFi 和穩定幣支付需兼顧去中心化與監管合規。AptosBFT 的去中心化共識降低了中心化風險,同時其模塊化架構支持開發者嵌入 KYC/AML 檢查。例如,一個穩定幣發行商可在 Aptos 上部署合規合約,確保交易符合本地法規,而不犧牲網絡效率。這一點優於以太坊的中心化中繼模式,也彌補了 Solana 提議者主導的潛在合規短板。Aptos 的平衡設計使其更適合金融機構入場。
Aptos 在 PayFi 和穩定幣支付領域的潛力在於“安全、高效、合規”的三位一體。未來,會持續推動穩定幣的大規模採用,打造跨境支付網絡,或與支付巨頭合作開發鏈上結算系統。高 TPS 和低成本還能支持微支付場景,如內容創作者的實時打賞。Aptos 的敘事可聚焦於“下一代支付基礎設施”,吸引企業和用戶雙向流量。
Aptos 在 RWA 領域,其高安全性和吞吐量支持資產代幣化和大規模交易;在 PayFi 與穩定幣支付中,低成本和高效性推動了現實應用落地。相比以太坊的穩健但低效、Solana 的高速但高門檻,Aptos 以平衡之道開闢新局。未來,Aptos 可憑藉這些優勢,塑造“安全驅動的價值網絡”敘事,成為連接傳統經濟與區塊鏈的橋樑。
通過交易生命週期的視角,我們得以清晰對比 Aptos 與以太坊、Solana 和 Sui 在技術設計上的差異,並揭示其各自的核心敘事。以下表格總結了四者在廣播、排序和執行階段的異同,Aptos 的獨特優勢也由此凸顯:
Aptos 的設計在性能與安全之間取得了巧妙平衡。其內存池預排序結合 Block-STM 的樂觀並行,既降低了節點門檻,又實現了 160,000 TPS 的高吞吐量,超越 Solana 的確定性並行和 Sui 的對象級並行。與以太坊的串行執行相比,Aptos 的並行能力帶來質的飛躍;而相較於 Solana 和 Sui 砍掉內存池的激進優化,Aptos 保留預排序機制,確保了網絡在高負載下的穩定性。這種“穩中求快”的思路,輔以 Move 語言的資源模型,賦予 Aptos 更高的安全性——無論是抵御 DDoS 攻擊,還是防止合約漏洞,都優於以太坊的傳統架構和 Solana 的高硬件依賴。
與同樣基於 Move 語言的 Sui 相比,Aptos 和 Sui 的分化更具啟發性。Sui 以對象為中心,通過 DAG 排序和對象級並行追求極致性能,適合高並發資產管理場景;而 Aptos 以帳戶為中心,依托內存池和樂觀並行,兼顧通用性與生態兼容性。這種差異不僅反映了技術路徑的選擇,也預示了應用方向的分化:Sui 或更擅長複雜資產操作,Aptos 則在安全性驅動的場景中佔據優勢。
正是基於這種安全性與性能的結合,Aptos 在 RWA 和 PayFi 敘事中展現出巨大潛力。在 RWA 領域,Aptos 的高吞吐量支持大規模資產上鏈,近期與 Ondo Finance(USDY 市值約 1500 萬美元)、Franklin Templeton 及 Libre 的合作已初見成效。在 PayFi 和穩定幣支付中,Aptos 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合規性支持微支付與跨境結算,成為“下一代支付基礎設施”的有力候選。
綜上,Aptos 在交易生命週期的每個環節都融入了安全與高效的考量,區別於以太坊的穩健低效、Solana 的高性能高門檻,以及 Sui 的對象驅動極致優化。未來,Aptos 可憑藉“安全驅動的價值網絡”敘事,連接傳統金融與區塊鏈生態,在 RWA 和 PayFi 領域持續發力,構建一個兼具信任與擴展性的公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