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在接受采访时,将算力网比作电力网,描绘了一个未来:用户无需关心算力来自何处,也无需自行比价,只需像使用电力一样,通过“插上插头”即可便捷地获取算力。系统将自动匹配最具性价比的算力中心,实现算力的“即取即用”。他强调,算力网的建设包含三大关键要素:大规模核心算力、超级光网络以及智能算力调度系统。
“东数西算”工程旨在将东部地区产生的数据,转移到西部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结算和存储。中国算力网的建设正是服务于这一战略,其核心目标是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计算资源,包括超级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算力资源池。
高文院士认为,通过构建统一的算力资源池,能够方便接入资源,统一调度任务,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和机制。这将极大地推动国内自主算力资源迈入“全民共享”时代,有效提升现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并避免各地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为了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为这些算力中心建设“国家高速公路”。这不仅意味着采用新的技术,还需要引入创新的管理模式,例如利用数据关联等技术。鹏城实验室正与国家数据局合作,探索一种区别于传统通信管理模式的全新管理方法,以提升算力网的整体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高文院士认为,深度求索公司发布的DeepSeek-R1大语言模型,其卓越的性能和极低的开发成本,将极大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与以往只有头部企业才能玩转的大模型不同,DeepSeek的出现降低了应用门槛,使得初创企业也能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应用中来。这种“平民化”效应,将释放更多的应用需求,从而导致全社会对算力的需求激增。如同“汽油”驱动“智能汽车”奔跑,充足的算力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面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高文院士坦言,鹏城实验室需要快速调整计划,将许多工作提前。作为中央批准成立的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鹏城实验室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围绕“东数西算”、“数字中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牵头推进“中国算力网”的研发与建设。实验室正在积极应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
由于算力网中的计算任务可能涉及科学研究、国防、金融等关键领域,因此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是算力网建设和运营中的重中之重。高文院士指出,算力网的管理都在网上进行,一旦系统遭到攻击瘫痪,将会导致全局性的瘫痪。这种风险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存在的。攻击可能源于恶意破坏,也可能来自黑客炫耀技术,其后果都十分严重。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鹏城实验室拥有一支专门的团队,致力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科研与应用。相较于商业公司,鹏城实验室在解决高难度网络安全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商业公司通常使用常规方法,如工具程序扫描数据异常,但经验丰富的攻击者往往能绕过这些检测。而鹏城实验室的团队拥有更专业的工具和技术,能够通过分析响应,从蛛丝马迹中挖掘出潜在的安全威胁。鹏城实验室还参与了亚冬会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为大型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中国算力网”一期工程“智算网络”已正式上线,连接并管理了20多个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算力中心。它汇聚的算力规模逐步增加到5E Flops,相当于每秒完成5万亿亿次计算。鹏程实验室的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鹏城云脑Ⅱ”是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为智算网络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鹏城云脑Ⅱ”是鹏城实验室与相关企业联合研发的超级智能计算机,峰值算力达到每秒完成100亿亿次计算。它比每秒能完成100千万亿次计算的“鹏城云脑Ⅰ”计算能力强了10倍,而完成这次升级仅用了一年时间。目前,“鹏城云脑Ⅱ”已在衡量全球高性能平台数据吞吐能力的IO500总榜单上连续9次取得冠军,同时在国际人工智能算力性能AIPerf500排行榜上连续4届排名第一。
基于“鹏城云脑Ⅱ”,鹏城实验室搭建了一个AI训练平台,能够同时处理包含上千亿参数的超大规模AI模型。“鹏城·脑海”就是鹏城实验室在“鹏城云脑Ⅱ”上训练和运行的一个超大规模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为了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共同发展,鹏城实验室秉持开源开放的理念,将“鹏城·脑海”大模型的两个版本向社会开源,并将模型训练全流程开源开放,希望将其培育为中国算力网上的一个种子应用。
高文院士强调,开源不仅仅是别人得益,开源也能够促进自身系统的完善和迭代。通过开源,其他开发者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并贡献新的代码和技术,从而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他认为,开源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如同知识的开源一样,软件也应该开源,才能实现更好的迭代和发展。鹏城云脑Ⅱ算力的50%是鹏城实验室自研使用,40%开放提供给国内的合作伙伴、科研机构和高校,10%则释放给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供社会开发者申请使用。
在“鹏城云脑Ⅱ”平稳运行的同时,高文院士已经着眼于未来,带领团队联合相关企业研发下一代超级智能计算机“鹏城云脑Ⅲ”。“鹏城云脑Ⅲ”的智能算力规模目标为每秒完成1600亿亿次计算,能力比“鹏城云脑Ⅱ”提升16倍。高文院士希望“鹏城云脑Ⅲ”能够支持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和使用,将语言、声音、视觉等多种智能融合在一起,从而更接近人类的智能水平。
虽然完整的“鹏城云脑Ⅲ”尚未建成,但其原型机已经问世。高文院士透露,完整的机器将包含157个机柜,目前已经完成了3个机柜的原型机,并在原型机上进行模型训练。国家赋予鹏城实验室的使命是攻克技术高峰,而“鹏城云脑Ⅲ”正是实验室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武器。实验室将继续努力,在多模态智能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内人工智能生态的发展做出贡献。